The lawyer marketing knowledge propagation.
對每一位年輕律師來講,案源都是第一頭疼的問題,尤其對于剛出校門便進入律所的人,在執業后,面臨著社會交際面窄、考慮問題不成熟、溝通技巧有缺乏、擔當意識不足等問題,以至于在案源開拓方面,可能長時間依賴老師,自己更多負責一些事務性工作,并不單獨和直接面對客戶。
讓大家熟知是每個律師都夢想的,但是卻始終找不到很好的方法來讓自己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最常見也最傳統的方式便是:遞名片。
很多律師只要和人說上幾句話,便毫不吝嗇的遞上自己的名片,換句話說,是逢人便遞。
但是,遞出去的名片能被人好好保存,以備不急之需就已經是感恩戴德了,大多數人在收到名片后,還未等律師走遠,名片便被隨手丟進垃圾桶的也不是少數。
從我們所認識的律師來說就足以表明,目前還有很多很多的律師,是無名的。
律師都想獨立,隨著學習和成長,更多新人不滿足于充當老師的助手,漸漸有了更大的目標,于是紛紛“斷奶”,開始走向自我營銷、自我開拓案源的新路。
和前些年“遞名片、打電話、陪吃飯”等傳統做法相比,全民互聯網時代,新律師進行營銷和宣傳,可以依托更加豐富多樣的工具,可以在更加廣闊的平臺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經歷和了解,與年輕同行分享幾種適用于律界新人的營銷方法。
做好眼前事,爭取服務一位,滿意一位
所謂金杯銀杯不如口碑,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可,永遠是最直接有效的宣傳方式,與其迷茫抱怨、好高騖遠,不如盡心盡力地服務好當下的客戶,為未來鋪實道路。
律師是一種服務行業,客戶體驗至關重要,對于客戶需求,應該積極響應、及時反饋、主動溝通、竭力辦妥,爭取服務一位,滿意一位,進而圍繞這一位,拿下其圈子中的更多人。
特別一提的是,一些年輕律師在工作時,尤其是作為“助理”在辦理案件時,“嫌棄”案件,比如接到勞動爭議案件,嫌不掙錢;
接到二審案件,認為一審的律師水平差,基礎沒打好;接到申訴案件,認為證據匱乏、翻案無望…
其實恰恰一些有難點、缺點的案件,才是律師專業能力、抗壓能力、擔當意識的真正試金石,如果總出現“挑三揀四”的不良情緒,不利于工作的扎實推進和職業素質的養成。
關注社會熱點事件,積極“蹭熱度”
在這個全媒體和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無數熱點資訊吸引著我們的眼球。稍細心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熱點事件都可從法律角度進行解讀,
比如南海爭端和英國脫歐,可以從國際公法進行評論;
比如城管打人,可以從行政法和治安處罰角度解析;
再如明星離婚,我們可以聯系到婚姻法、公司法、涉外法律等多個角度…
熱點事件在一定時間內集聚吸引著全國人的目光,律師如能保持敏感,抓住機會,積極發掘獨特的切入點,以律師的專業知識和認識角度進行評說,再提出具有專業性和前瞻性的建議,通過實名微博、微信公眾號、行業媒體等進行發表,將會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畢竟律師是一個需要“名氣”的職業。
此外,這也有助于年輕律師鍛煉文筆,積累社會見識。
撰寫實務文章和辦案手記,將能力和經驗可視化
很多年輕律師有這樣的感覺,做過很多類案子,但不知擅長哪一種,也未明顯感覺到做案子帶來的進步,那不妨使用接下來這種方法。
其實,對于“專家型”律師來講,不見得一定做過大量的某類案件,但一定做過大量的研究學習。
例如,一位執業三年的律師,他可能總共就做過三四起商品房案件,這種數量和密度自然談不上商品房專業律師,但如果其對辦理的每一起案件中的難點、疑點、爭議點都做足功課,大量閱讀條文,總結判例,以有限的案件為載體,開發出更多的實務切入點,總結出更多的實務技能,把案件做精,那他的專業性可能遠遠超過了哪些“做過就過”的專業律師。
撰寫實務文章和辦案手記,是一個幫助律師梳理和總結技能的過程,將律師的辦案技能體系化、類型化,是二次學習和鞏固的過程;
更加重要的是,當這種實務文章和辦案手記達到一定數量時,具有十足的說服力和營銷能量。裝訂成冊,在接洽客戶的時候送上一本,好過多少的口沫橫飛。
有針對性地參加社會活動,積累精準有效人脈
之所以講“針對性”,是因為現在有很多務虛的、形式化的活動,有的甚至是不正之風,這里不做細述。有些年輕律師急于打開局面,對于社會活動不加篩選,來者不拒。
這種為了社交而社交的盲目行為,“看上去很美”,實則會浪費大量時間,效率低下,流于形式。
筆者有以下兩點建議。
第一,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要實際。
凡事都有過程,年輕律師過早參加與自己的業務領域、專業水平、人生階段距離甚遠的活動,不僅不能精準有效地擴展人脈,相反,頻繁“走場面”反倒會滋生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緒。年輕律師參與社會活動應該務實,注重專業水平的鍛煉和提升。
第二,重點發展“同齡客戶”,共同成長。
對涉世未深的年輕律師來講,想要在社會活動中拿下成熟、成功的中老年企業家,難度太大,所謂一物降一物,這些客戶大都被經驗豐富的合伙人、主任等維系。
年輕律師可以選擇25-35歲的處于創業期的一些客戶,重點維持和開發。
一來,出于“同齡人”的特點,溝通方式和氣場較為匹配,
二來,如能與中小業主在創業初期建立良好合作,隨著企業的壯大,這種合作將愈發穩固,能量亦將越來越強。
篇幅所限,在此不能完全分享和解讀年輕律師自我營銷和拓展案源的所有途徑,很多觀點和方法亦乃一家之言。
但有一點毫無疑問,年輕律師自走上律師這條路起,就應該時刻保持敏感的經營意識,注重專業水平的提升、持續關注社會公共話題、擅于使用有效和適當的方法進行自我營銷,充分激發潛能,展示才華,這才是年輕律師應有的精神風貌和魅力!
作者:馬兵 陜西融德律師事務所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國際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感謝貴團隊這么長時間的精心設計,效果很棒,也希望將來還有更多的...
———— 郭淼律師你們的服務非常好,營銷效果也非常好,我是從搭建律師個人網站開始...
———— 馬丹洋律師我的網站設計大氣、簡約,我對網律營管的設計非常滿意,服務也非常...
———— 程培國律師精益求精,高度負責,你們的服務我非常滿意。經過多家建站公司之后,...
———— 宋秀娟律師設計、體驗理念先進,專業的律師團隊需要你們這樣不隨波逐流的設計...
———— 蔡建律師反復修改,多次改動,持續耐心,服務一流,技術一流。特別是項目經...
———— 雷志鋒律師感謝網律營管團隊對我們營銷工作的支持與幫助,我與他們合作多次,...
———— 都燕果律師與網律營管的合作非常愉快,無論是平臺廣告還是定制網站服務,工作...
———— 胡水清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