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能量為激光數十萬倍,但由于分散,變成了人類皮膚也可享受的溫暖陽光,激光則通過聚焦獲得能量,輕松切割堅硬的鉆石和鋼板,企業和品牌要獲得競爭力,唯有聚焦。” 這段話很好地闡釋了什么叫專業產生價值!
今天來談談律師專業化這個話題。
專業化年年談、行業談、律所談、律師談,已經無需去做“為什么要做專業化”這種“教育”了,能真正激勵大家跳出紙上談兵的,是如何渡過專業化轉型期!因為這條道路上,有一個巨大的門檻要跨越——流量,直接關乎案源。
所以現在不講耶穌,來分享方法論!
專業化發展與流量獲取之間的矛盾,是主流難題。若你沒有樹立權威,光靠專業能力只會“懷才不遇,郁郁不得志”,所以需要想法設法做一件事:導流。
客戶感知比現實能力更重要,如何導流?品牌是關鍵突破點,吸引客戶的第一印象決定了導流的有效性。
強勢品牌自帶導流光芒
品牌問題天天強調,但專業化律師的品牌形象更需要大寫加粗。
專家型律師是一種“賣人”的服務,人就是招牌;賣他的專業能力和知識,如何讓內化無形的東西外化,把律師專業內涵具象化,讓客戶所知悉,就很需要塑造形象。
這是個如何做到“知名”,建立強勢品牌的過程,但需要具備實力,包括軟實力:戰績、辦案經驗、專業技能、資歷等;硬實力:榮譽獎項、團隊規模、背書等;然后通過數據化、可視化包裝呈現給客戶。
很多律師不重視這點,心高氣傲也好,自命清高也罷,反正我不需要靠顯擺榮譽去吹噓自己多厲害,換取那點案源。
不不不,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去相親,對方總會問你是否有房有車和北上廣深戶口,別覺得反感,人家壓根不認識你,除了通過你外化的那點“資本”衡量將來能得到的安全感,你還指望她通過你一無所有的外表了解美好的內在?不存在的。
法律行業也一樣,客戶不大可能是通過辦案服務體驗來pick你(他不可能整天幫襯你吧),所以品牌往往是影響選擇決策的因素,更何況你是個專家,你更不能什么外化都沒有!殘忍點說,不懂包裝自己的律師是沒有未來的。
接下來建立一個網站作載體推廣這些專業實力,并經營好它;同樣精專,假若沒有包裝、文章、動態、名氣,你如何把同梯律師比下去?
用“實力”作品牌包裝的零件,通過品牌凸顯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這是優勢品牌的搭建,優勢品牌能帶來流量,同時品牌附加值可提高收費,甚至引導法律消費。
差異化曝光讓你快速被客戶記住
專業化律師大多很頭疼一個問題:怎么把自己推廣出去并被客戶記?。?/span>
法律服務是一項重度決策過程的產品。什么是重度決策?就是你左思右想,貨比三家都不敢輕易下手的,如汽車、教育等,消費頻次低費用高,所以他們廣告的力度一點也不小。但作為在野法曹,律師能整天發電視廣告吹噓“XXX案件請找我,百分百成功”嗎?想都別想!
但“廣告”該做還得做,前面說了這是重度決策產品,意味著在消費者決策旅程里,“評估”很重要。就法律服務而言,通常消費者在這一步會做大量工作:問熟人、網站搜素咨詢、鎖定目標律師并詳細對比等??蓪τ脩舳?,在萬紫千紅里正確評估一個律師太難了,他需要一些指引,一些更明顯的指引……
以為我想忽悠你做廣告?不,這不是重點,關鍵的是,做什么樣的廣告!
法律服務在推廣形式上的確有限制性,但走專業化相對有優勢,因為目標客戶更容易營銷,這也由它重度決策屬性決定,貴就要選靠譜的啊!“婚姻家庭專家律師”聽起來也比“刑事辯護、婚姻家庭、財務催收、公司顧問律師”更擅長婚姻領域案件吧。即使推銷,“專家”也比“雜家”好推。
所以第一步,先給自己貼個“專家”的標簽。但這標簽不是隨便自己標就行,誰信?因此第二步,你需要一個權威、可靠、資源多的第三方平臺幫你貼標簽,為你的專業認證,包裝你的專業形象,給你的品牌貼金,并利用他們作為推手把自己推出去。這種廣告方式一定不是隨意買個廣告位把自己的照片擺上去就完事兒,是放大你的專業能力,塑造某領域的專家律師形象,從視覺到內涵,看起來都比別人專業,這就是差異化曝光的廣告價值核心。只有聚焦專業的營銷才是利于專業路線律師的有效方式!
以上只是兩種方法,專業化需要準備很多,一旦權威和品牌樹立起來,專業案件會自動找上門來。具備了磁鐵的磁場,還擔心周邊的鐵屑不會吸附過來?
掃一掃識別二維碼,免費為您提供需求診斷!
